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
出处:《送薛经》
宋 · 李觏
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
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旧化人衣。
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旧化人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多能:指有多方面才能。未必:不一定。
相知:相互了解、知己。
况:何况。
东南:方位,这里可能指江南地区。
义士:指有道德或正义感的人。
稀:稀少。
京洛:古代指长安和洛阳,这里代指京城。
路长:路程遥远。
何日到:何时能到达。
风尘:形容旅途中的艰辛和尘土。
依旧:仍然。
化人衣:比喻旅途中的困苦和劳累使人的衣物都显得破旧。
翻译
才华横溢的人未必能找到知己更何况在东南方,正义之士更是稀少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觏所作,名为《送薛经》。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友情的珍惜。前两句“多能未必有相知,况是东南义士稀”表达了即便是才能出众之人,也不一定能遇到真正的知音,而在东南地区,那种真正的义气更是难寻。后两句“京洛路长何日到,风尘依旧化人衣”则描绘了一种离别之苦和时光流转的无情,诗人通过对道路长度的感叹,以及风尘如何随时间而消磨人的意志,表达了对远去友人的思念和对时间易逝的无奈。
这首诗语言简洁,但情感深厚,反映出诗人对于朋友之间难得的理解和支持的珍视,也透露出了诗人自己可能经历过的人生离索和孤独。通过这样的描写,李觏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更通过这种思念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内心的孤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