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青溪六七里,白帢两三人全文

青溪六七里,白帢两三人

明 · 袁宏道
高柳藏山寺,杂花缀水滨。
青溪六七里,白帢两三人
钟釜蚊䖟过,烟霞鹿豕邻。
箕踞亦是礼,何必取冠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郊外行游图景。首句“高柳藏山寺”,以“高柳”与“山寺”的隐现关系,营造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仿佛山寺隐藏在高柳之后,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接着,“杂花缀水滨”一句,通过“杂花”与“水滨”的点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花朵与流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青溪六七里,白帢两三人”则进一步描绘了行游的环境与人物,青溪蜿蜒曲折,延伸六七里,溪边偶有两三人穿着白帢(古代的一种头巾),悠然自得地行走,画面和谐而宁静。这种简练的笔触,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行人的轻松与自在。

后两句“钟釜蚊䖟过,烟霞鹿豕邻”则将视角转向自然界的生灵,钟声与釜声在远处回荡,蚊䖟(一种昆虫)轻盈地飞过,烟霞缭绕,鹿豕(鹿和猪)作为邻居,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生态世界。这里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最后,“箕踞亦是礼,何必取冠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箕踞,即随意盘腿而坐,是一种放松的姿态,诗人认为这种自然、随性的状态就是一种礼仪,无需拘泥于传统的礼节束缚。这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个性解放和自然生活态度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色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