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露喧候虫,林星耀虚敞
晨招逸人来,远策缓藜杖。
叙别罄春醪,园蔬雨馀长。
延欢喜就宿,窗籁风泉响。
草露喧候虫,林星耀虚敞。
芳池写初月,山气袭膏壤。
沉寂谐静便,栖迟惬敦养。
轻蜩蜕污浊,冥鲲绝疴痒。
久违商皓游,焉期漆园想。
然薪尽永夕,聊与谢尘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山舍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舍环境的清幽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首句“潜僻非世图,幽恬足真赏”,点明了山舍远离尘嚣,不为世俗所图,其幽静与恬淡足以让人真正欣赏。接着,“晨招逸人来,远策缓藜杖”描绘了清晨邀请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前往,悠然自得地行走于山间小径的情景。
“叙别罄春醪,园蔬雨余长”描述了与朋友相聚时畅饮美酒,品尝雨后生长的新鲜蔬菜,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自然的馈赠。“延欢喜就宿,窗籁风泉响”则表现了留宿山舍的喜悦,窗外风声与泉水的声响交织成一曲自然之歌。
“草露喧候虫,林星耀虚敞”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山舍的景象——草叶上的露珠在虫鸣声中闪烁,星空下显得格外开阔明亮。“芳池写初月,山气袭膏壤”进一步描绘了月光倒映在清澈的池水中,山间气息弥漫大地的景象。
“沉寂谐静便,栖迟惬敦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与满足,认为它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安宁与滋养。“轻蜩蜕污浊,冥鲲绝疴痒”运用比喻手法,将个人内心的成长比作蝉脱去污浊之壳,大鹏摆脱病痛之苦,寓意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久违商皓游,焉期漆园想”表达了对古代高士的怀念与向往,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然薪尽永夕,聊与谢尘鞅”则以木柴燃尽象征时间的流逝,诗人愿意在这宁静的夜晚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与束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舍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成长的追求,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