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和鸣尾毕逋,巢成雏长乌双殂
出处:《书揭秘监所撰李处士墓铭后》
元末明初 · 丁鹤年
亭亭高冈松,上有双栖乌。
朝出营其巢,暮归哺其雏。
雌雄和鸣尾毕逋,巢成雏长乌双殂。
月明夜静雏影孤,南飞绕树声号呼。
西溪之浒,南山之隅,衔土为墓口卒瘏。
蓬莱老仙,悯其慈孝俱。
锡以五彩凤凰羽,径寸骊龙珠。
光芒昼夜烛墓庐,哀哀既慰情始舒。
振迅羽翮思天衢,故巢岁晚牖户虚。
飘飖风雨无时无,缠绵补葺良艰劬。
君不见秦家桂树空扶疏,高枝却使䲭枭居。
朝出营其巢,暮归哺其雏。
雌雄和鸣尾毕逋,巢成雏长乌双殂。
月明夜静雏影孤,南飞绕树声号呼。
西溪之浒,南山之隅,衔土为墓口卒瘏。
蓬莱老仙,悯其慈孝俱。
锡以五彩凤凰羽,径寸骊龙珠。
光芒昼夜烛墓庐,哀哀既慰情始舒。
振迅羽翮思天衢,故巢岁晚牖户虚。
飘飖风雨无时无,缠绵补葺良艰劬。
君不见秦家桂树空扶疏,高枝却使䲭枭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松林中的鸟巢景象,通过乌鸦的日常生活和悲惨结局,展现出母爱的伟大与牺牲。诗人丁鹤年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乌鸦夫妇辛勤筑巢、养育雏鸟的情景,以及它们在失去伴侣后的孤独与哀鸣。当雌雄乌鸦相继去世后,老仙被它们的慈孝之情打动,赠予五彩凤凰羽和骊龙珠以慰藉它们的哀痛。然而,小鸟们仍需面对风雨侵袭,巢穴破败的困境。
诗中借乌鸦的故事,寓言式的表达了对人世间亲情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无常。结尾部分,诗人以秦家桂树为例,高枝让恶鸟占据,寓意着即使有贤德之人也可能遭遇不公,增添了人生的沧桑感。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咏物诗,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