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吟却老至,宁止诗中豪全文

清吟却老至,宁止诗中豪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东坡谪惠州,携手葛与陶。
孤光如海月,寒镜阅滔滔。
清吟却老至,宁止诗中豪
我生百世下,忧端两相高。
开卷若有得,往往破愁牢。
残灯守菊影,藉寐同寒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曾寿在阅读书籍时的感悟与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诗中以“东坡谪惠州”为引子,借苏轼被贬惠州的经历,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通过“携手葛与陶”,诗人将自己与古代文人苏轼、陶渊明相联,暗示了自己在精神上的追求与向往。

“孤光如海月,寒镜阅滔滔”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明亮而孤独的光芒比作海中的明月,寒凉而清澈的镜子映照着滔滔江水,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世界的广阔。接着,“清吟却老至,宁止诗中豪”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诗歌创作来抵抗岁月的流逝,不仅限于抒发个人情感,更在于追求艺术的豪迈与不凡。

“我生百世下,忧端两相高”一句,诗人自谦生于百世之后,但内心深处的忧虑与追求却如同高山一般,表达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思考。接下来,“开卷若有得,往往破愁牢”则点明了阅读书籍能给予心灵慰藉,帮助化解内心的忧愁与困扰。

最后,“残灯守菊影,藉寐同寒宵”描绘了夜晚在微弱灯光下守护菊花的身影,与寒冷的夜晚相伴,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与对生活的深情投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