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教人喜莫教嗔,此是天公最至仁
出处:《扇子诗 其八十三》
宋 · 李石
只教人喜莫教嗔,此是天公最至仁。
吹落吹开俱有意,閒花野草漫争春。
吹落吹开俱有意,閒花野草漫争春。
注释
只:仅仅。教:让。
喜:欢喜。
莫:不要。
教嗔:让人发怒。
此:这。
是:是。
天公:上天。
最:最大。
至仁:极大仁慈。
吹落:吹走。
吹开:吹起。
俱:都。
有意:有深意。
閒花:闲花。
野草:野草。
漫:随意。
争春:争艳于春天。
翻译
只让人欢喜,不让人发怒,这是上天最大的仁慈。无论是吹落还是吹开,都有其深意,闲花野草随意争艳于春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八十三》。诗中“只教人喜莫教嗔,此是天公最至仁”两句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顺应天意的哲学思想,认为天道是不教导人们产生悲伤或愤怒的情绪,只赐予人们欢乐,这才是最高的仁慈。这里的“嗔”指的是不满、怨恨之情,而“喜”则代表了快乐、欢悦的情感。
接下来的“吹落吹开俱有意,閒花野草漫争春”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风的力量,将花瓣吹落或吹开,每一次都是自然而然,有其深意。这不仅表现了春天万物竞发的生机勃勃,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和自然界无常变幻的感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