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出处:《送李翱》
唐 · 韩愈
广州万里途,山重江逶迤。
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
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
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
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
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
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
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
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万里途:形容路程遥远。山重江逶迤:山岭重重叠叠,江水曲折绵长。
行行:行走不断。
归期:返回的日期。
颜色异恒时:脸色不同于平常。
足迹绝自兹:从此刻起,不再有送行的足迹。
张与弛:紧张与放松,比喻人生的起伏。
浮江木:比喻漂泊不定的人或物。
宁怀:宁愿感受。
别后思:离别后的思念。
翻译
广州的路途漫长无边,山岭重叠江水蜿蜒曲折。行走何时才能到达,谁能预判归来的日期。
家人含泪送我出门,神色与平时大不相同。
虽然他们尽力相送,但从这一刻起,我就独自上路了。
人生在世,应懂得张弛有度。
就像漂流的木头,方向和轨迹自己无法掌控。
宁愿承受离别的痛苦,也不要事后追悔思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诗人以广州万里的长途跋涉开篇,山重江逶迤,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与漫长,以及时间的无尽延伸。
“行行何时到,谁能定归期”两句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归期的渴望。接着,“揖我出门去,颜色异恒时”表明送别之际,朋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因离别而生的愁绪。
“虽云有追送,足迹绝自兹”则是诗人对于即将中断的友情线索感到无奈。接下来的“人生一世间,不自张与弛”揭示了生命中的遇合与离别都是自然而然,不可强求。
最后,“譬如浮江木,纵横岂自知”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无常比作漂流的木头,无所适从,缺乏主宰权。而“宁怀别时苦,勿作别后思”则是在劝慰自己和他人,要在分别之际承受离别的痛苦,却不要让这份哀伤延续到分隔之后。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场别离中的无奈与思念,是一首表达人生旅途中相聚与别离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