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若此鼓然,置之昆崙丘
出处:《送汪臣良编修出知馀姚州题得石鼓》
元 · 宋褧
繄昔中兴王,振武岐阳蒐。
臣工作歌诗,纪迹庸阐幽。
琢石制为鼓,深刻将垂休。
浑坚不少磷,文字粲以周。
古拙出史籀,蟠错纷蛟虬。
毡驼护转徙,逮阅三千秋。
天朝尤宝惜,移寘宫墙陬。
栖息得所托,珍秘价莫酬。
刺史瑚琏器,出守趋东瓯。
敦朴且贵重,华采殆罕俦。
旌麾暂补外,廊庙行见收。
亦若此鼓然,置之昆崙丘。
臣工作歌诗,纪迹庸阐幽。
琢石制为鼓,深刻将垂休。
浑坚不少磷,文字粲以周。
古拙出史籀,蟠错纷蛟虬。
毡驼护转徙,逮阅三千秋。
天朝尤宝惜,移寘宫墙陬。
栖息得所托,珍秘价莫酬。
刺史瑚琏器,出守趋东瓯。
敦朴且贵重,华采殆罕俦。
旌麾暂补外,廊庙行见收。
亦若此鼓然,置之昆崙丘。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宋褧创作的《送汪臣良编修出知馀姚州题得石鼓》。诗中,诗人回忆了中兴时期王者在岐阳举行盛大的军事演习,臣工们借此机会作歌赋诗,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诗人特别提到了一块被雕刻成鼓的石头,其工艺精湛,文字清晰,既有史籀古朴之美,又如蛟虬般错落有致。这块石鼓历经三千年,仍被朝廷视为珍宝,安置在宫墙一隅。
汪臣良被比作瑚琏这样的珍贵器物,被派往余姚州任职,他的朴实与贵重难寻匹敌。诗人以石鼓为喻,暗示汪臣良的才能和价值如同放置在昆仑山的宝物,虽然暂时在外任,但终将回归朝廷,得到应有的重用。整首诗通过赞美石鼓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寄寓了对汪臣良出仕的期许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