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及早催行李,莫待西湖草色平
出处:《送李鹤田东游后还乡》
宋 · 赵希㯝
剑倚梅花鹤梦醒,东游吟骨带秋清。
台山路杳神仙迹,楚国书来母子情。
半榻烟霞应有约,一筇风雪且兼程。
丁宁及早催行李,莫待西湖草色平。
台山路杳神仙迹,楚国书来母子情。
半榻烟霞应有约,一筇风雪且兼程。
丁宁及早催行李,莫待西湖草色平。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倚:靠着,支撑。鹤梦:梦中的仙鹤。
杳:深远,渺茫。
母子情:亲情,母爱。
烟霞:云雾,代指仙境。
筇:竹杖。
行李:出行的物品。
西湖草色平:西湖草木茂盛。
翻译
剑倚在梅花旁,鹤从梦境中醒来,向东漫游,诗人的骨气带着秋天的清凉。山路遥远,仿佛能追踪到仙人的足迹,来自楚国的书信寄托着深深的母子之情。
半床的云雾之中似乎藏着约定,手持竹杖,冒着风雪继续前行。
叮嘱要及时催促行装,不要等到西湖草木茂盛时才出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希㯝为友人李鹤田东游后还乡所作的送别之作。首句“剑倚梅花鹤梦醒”,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剑倚在梅花旁,李鹤田从梦境中醒来,暗示他即将踏上旅程。次句“东游吟骨带秋清”则写出秋天的清爽气息伴随他的游历,寓含着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
第三句“台山路杳神仙迹”,通过“台山”和“神仙迹”,表达了对李鹤田此行的神秘与超凡色彩的想象,也暗含着对友人能寻得高洁之志的祝愿。第四句“楚国书来母子情”,则转而触及亲情,希望他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母子间的深情厚意。
第五、六句“半榻烟霞应有约,一筇风雪且兼程”,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李鹤田将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继续前行,尽管风雪交加,他仍坚韧不拔。最后两句“丁宁及早催行李,莫待西湖草色平”,以亲切的叮嘱收尾,提醒友人要抓紧时间启程,不要错过西湖最美的春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东游的祝福,又有对旅途的想象和对亲情的挂念,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离愁别绪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