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大似僧行脚,好问真空觅住庵
宋 · 朱翌
城里喧呼子不贪,乃能从我就僧谈。
平明且喜风收润,仰视只愁云向南。
靖节使年惭过二,斜川推日在前三。
吾生大似僧行脚,好问真空觅住庵。
平明且喜风收润,仰视只愁云向南。
靖节使年惭过二,斜川推日在前三。
吾生大似僧行脚,好问真空觅住庵。
注释
喧呼:喧闹。贪:贪婪。
就:跟随。
僧谈:寺庙交谈。
平明:清晨。
风收润:风停露水收敛。
愁:忧虑。
云向南:乌云向南飘。
靖节:陶渊明(字靖节)。
过二:超过陶渊明的年龄。
推日:提前计划。
前三:提前三日。
僧行脚:云游僧人。
好问:喜欢提问。
真空:真知。
住庵:静心的庵院。
翻译
城中喧闹你却毫不贪婪,能随我一同去寺庙交谈。清晨欢喜风已收敛露水,抬头却忧虑乌云向南飘移。
年纪渐长愧对靖节先生,斜川之游总想提前三日。
我的人生就像云游四方的僧人,喜欢提问只为寻求真知,寻找一个静心的庵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斜川游历时的感受与思考。开篇“城里喧呼子不贪,乃能从我就僧谈”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追求心灵上的清净,他愿意与僧侣交谈,以寻找内心的平静。
接着,“平明且喜风收润,仰视只愁云向南”展现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享受着清朗而又湿润的风,抬头望去,却只有对南方云天的忧虑。这里可能蕴含着诗人对往昔时光或某种理想的怀念。
“靖节使年惭过二,斜川推日在前三”透露出诗人的年龄感慨,他感到自己已经度过了两个节气,而斜川之游正值日历的第三天。诗人以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自己的年龄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吾生大似僧行脚,好问真空觅住庵”则是诗人自比行脚僧人,他喜欢探寻佛法中的“真空”,并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所在。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追问。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佛法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