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百里相望感索居,夏侯丝竹近何如?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全文

百里相望感索居,夏侯丝竹近何如?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

出处:《寄丁韵琴
清 · 周光祖
百里相望感索居,夏侯丝竹近何如?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
结客谊高贫贱日,苦吟身老战争余。
何家自是耽通隐,不效兴公赋《遂初》。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光祖的《寄丁韵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丁韵琴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首句“百里相望感索居”描绘了诗人与丁的距离虽近,但因孤独而倍感寂寞。次句“夏侯丝竹近何如?”借夏侯典故,暗示友人音乐相伴的惬意,反问自己是否能享受到那份欢乐。

“绿杨画舫春携酒,红烛风帘夜校书”通过春天乘船出游和夜晚读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丁往昔的友情和共同的生活情趣。然而,“结客谊高贫贱日,苦吟身老战争余”则揭示了诗人自身的困顿,即使在贫贱中仍坚守友谊,感叹岁月流逝,经历战乱后的疲惫。

最后两句“何家自是耽通隐,不效兴公赋《遂初》”,诗人以“耽通隐”赞美丁的隐逸生活,同时暗含自己并未效仿古人如兴公那样追求隐逸,而是选择了坚守和苦吟,表达出对丁生活方式的羡慕和自我选择的坚持。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怀念,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内涵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