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溟渤兮波涛晏,倚长剑兮扶桑岸,四极奠兮鳌足断
出处:《东征诗》
明 · 区大相
皇赫怒兮定夷乱,壮士奋兮不遑宴。
横长戟兮箙劲箭,组甲耀兮星辰焕。
蹴溟渤兮波涛晏,倚长剑兮扶桑岸,四极奠兮鳌足断。
横长戟兮箙劲箭,组甲耀兮星辰焕。
蹴溟渤兮波涛晏,倚长剑兮扶桑岸,四极奠兮鳌足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壮士英勇东征的场景,充满了豪迈与壮烈之感。开篇“皇赫怒兮定夷乱”,以“皇赫怒”三字开篇,形象地展现了帝王对平定外患的决心与愤怒,紧接着“壮士奋兮不遑宴”,点明了英勇战士们为了国家安宁而奋不顾身的精神状态。接下来的“横长戟兮箙劲箭,组甲耀兮星辰焕”两句,通过武器装备的描述,展现了战士们的战斗准备与装备之精良,同时“组甲耀兮星辰焕”更是将战士们的甲胄比作闪烁的星辰,寓意着他们的英勇与光辉。
“蹴溟渤兮波涛晏,倚长剑兮扶桑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士们在海上作战的壮丽景象,他们踏浪前行,倚靠长剑,稳固地站在扶桑岸边,显示了他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定与自信。“四极奠兮鳌足断”则表达了战士们最终成功平定了四方,稳固了国家,甚至将象征着力量与支撑的“鳌足”斩断,象征着彻底的胜利与和平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壮士英勇行为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和追求。语言豪放,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英雄主义和国家情怀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