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布远势,天外知可倚
出处:《缥缈峰诗》
清 · 蒋湘培
郁乎何苍苍,兹山崒然起。
却临青冥上,迥出虚空里。
决非渣滓成,想像结构始。
纵横布远势,天外知可倚。
或锐如持矛,或平若授几。
峥嵘势疑怒,平远情类喜。
阴晴变斯须,光怪难偪视。
鸿炉作鼓铸,大化供磨砥。
仰峭镵诸天,俯临排垤蚁。
元精浩茫茫,万古如未已。
吁嗟揽气象,岂直论道里。
远瞩瞻青苍,即之微茫耳。
吾闻列仙宫,往往通帝扆。
苟非真灵宅,绝景孰私己。
畴能乘元化,举手摘瑶蕊。
一承帝台觞,如洗功德水。
傥有新宫铭,谁云东平子。
买山如可谋,叩门访谁氏。
却临青冥上,迥出虚空里。
决非渣滓成,想像结构始。
纵横布远势,天外知可倚。
或锐如持矛,或平若授几。
峥嵘势疑怒,平远情类喜。
阴晴变斯须,光怪难偪视。
鸿炉作鼓铸,大化供磨砥。
仰峭镵诸天,俯临排垤蚁。
元精浩茫茫,万古如未已。
吁嗟揽气象,岂直论道里。
远瞩瞻青苍,即之微茫耳。
吾闻列仙宫,往往通帝扆。
苟非真灵宅,绝景孰私己。
畴能乘元化,举手摘瑶蕊。
一承帝台觞,如洗功德水。
傥有新宫铭,谁云东平子。
买山如可谋,叩门访谁氏。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缥缈峰的雄奇景象,诗人蒋湘培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峰的峻峭、深远和变化多端。"郁乎何苍苍"开篇,形容山色深沉而广阔,"兹山崒然起"则突显其陡峭崛起。接下来,诗人通过比喻,将山峰比作持矛者和授几者,展现出其形态各异,既有峥嵘之态,又有平远之韵。
山峰的阴晴变化和光影交错,犹如鸿炉鼓铸天地万物,又如大化中的磨砺砥砺。诗人登高望远,感叹山川气象的宏大,认为它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可能与仙宫帝扆相连,暗示着神秘的超凡力量。诗人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希望能借此洗涤心灵,甚至期待有朝一日能亲自探索峰顶的秘密。
最后,诗人以询问的方式,表达出对山中隐士的期待,如果有机会买下此山,他希望能拜访那位可能居住其中的高人。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清代诗人蒋湘培对中国山水的独特感悟和人文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