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竖子真儿戏,齿冷西来阮步兵
出处:《过长平驿感坑卒事有作》
清 · 高其倬
丹水桥边落日明,头颅山畔晚烟生。
十年碧血无遗磷,几簇黄沙有废城。
阴密复冤酬上党,亲安坑卒祖长平。
纷纷竖子真儿戏,齿冷西来阮步兵。
十年碧血无遗磷,几簇黄沙有废城。
阴密复冤酬上党,亲安坑卒祖长平。
纷纷竖子真儿戏,齿冷西来阮步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高其倬所作的《过长平驿感坑卒事有作》。诗中描绘了长平驿边的凄凉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战乱中无辜士兵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首句“丹水桥边落日明”,以明亮的落日映照在丹水桥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头颅山畔晚烟生”,晚烟从头颅山畔升起,与前句相呼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苍凉与沉寂。
“十年碧血无遗磷,几簇黄沙有废城”两句,通过“碧血”与“遗磷”的对比,以及“黄沙”与“废城”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留下的惨烈痕迹和荒凉景象,暗示了无数生命的消逝和历史的沧桑。
“阴密复冤酬上党,亲安坑卒祖长平”两句,直接点明了长平之战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无辜士兵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这里“阴密复冤”、“亲安坑卒”、“祖长平”等词语,不仅指出了具体的历史事件,也蕴含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批判。
最后,“纷纷竖子真儿戏,齿冷西来阮步兵”两句,以讽刺的口吻,将那些发动战争、导致无数生命丧失的人比作“竖子”(无知的小人)进行儿戏般的举动,同时引用阮籍的典故,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