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且阔书邮置,六辈肯来从事贤
出处:《寄南安李使君三章 其一》
宋 · 赵蕃
频宵为月卧风前,异世风流怀谪仙。
半年且阔书邮置,六辈肯来从事贤。
白衣不但觅陶令,春草因之感惠连。
醉里悠悠更何梦,南池水长叠荷钱。
半年且阔书邮置,六辈肯来从事贤。
白衣不但觅陶令,春草因之感惠连。
醉里悠悠更何梦,南池水长叠荷钱。
翻译
常常在夜晚对着月亮和风而眠,如同生活在另一个世界,怀念着被贬谪的仙人。半年来书信往来稀少,六代同堂的人们也不愿来亲近贤良之人。
身着白衣不只是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春天的草木也让我想起惠连的诗才。
在醉意中漫无目的地做梦,南池的水面映照着层层叠叠的荷叶。
注释
频宵:常常在夜晚。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指李白。
书邮置:书信往来稀少。
从事贤:亲近贤良之人。
白衣:隐士的代称,如陶渊明。
惠连:古代诗人谢惠连。
醉里:在醉意中。
荷钱:初生的荷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寄给南安李使君的三章之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首句“频宵为月卧风前”描绘了诗人常常在清风中仰望明月,仿佛与李使君同在月下,流露出对友人境遇的关切。次句“异世风流怀谪仙”则将李使君比作被贬谪的仙人,赞美他的才情与风度。
“半年且阔书邮置”写出了两人因距离遥远而通信不易,半年未得书信,显示出友情的深厚和期待。接下来,“六辈肯来从事贤”暗示了李使君在当地受到的尊敬,连晚辈都愿意追随他。
“白衣不但觅陶令”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李使君如隐士般淡泊名利的赞赏。最后一句“春草因之感惠连”以春草比喻对友人的思念,如同惠连之诗触动人心,表达了诗人对李使君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月夜、书信、典故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