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出处:《摄相》
宋 · 石介
惜无百里地封君,摄相区区道屡伸。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自此齐侯畏圣人。
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惜:可惜。无:没有。
百里地:大片土地。
封君:封赏。
摄相:摄政。
区区:小小。
道:职务。
屡伸:多次展现。
少正:年轻的正卿。
膏:献身。
斧刃:刀刃。
侏儒:矮小的臣子。
污:染红。
鲁国:鲁国。
知:明白。
王法:国家法律。
自此:从此。
圣人:智慧的人。
昔:从前。
放:放逐。
四凶:四个恶人。
诛:诛杀。
二叔:两位权臣。
殆:几乎。
同伦:相提并论。
翻译
可惜没有大片土地能封赏你,小小的摄政职务却多次展现你的才能。年轻的正卿献身国家,如同油膏涂在刀刃上,矮小的臣子流血染红了车轮。
你的行动让鲁国明白王法的力量,从此齐侯也敬畏你的智慧。
从前你放逐四个恶人,诛杀两位权臣,你的功绩几乎可以和舜帝相提并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的一段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王法的重视。诗中的“惜无百里地封君”表明对于当时能够封侯的地盘感到可惜,而“摄相区区道屡伸”则是说摄相(官职名)在治理国家道路上的努力不懈。
“少正将身膏斧刃,侏儒流血污车轮”形象地描绘了一场战役的残酷和英雄的牺牲。其中,“少正”是古代官职名,这里的“少正将”应指的是历史上以勇猛著称的人物,他在战斗中不惜牺牲,身首级被斧子砍下,鲜血溅到车轮。
“方令鲁国知王法”表明这场战役或事件后,鲁国开始了解和执行王者之法,即中央集权的法制。紧接着“自此齐侯畏圣人”说明自那以后,连齐国的君主都对圣贤之士充满敬畏。
最后两句“昔放四凶诛二叔,舜周功业殆同伦”则是历史的回顾。古代圣王舜和周公旦的功绩几乎相当,他们曾经驱逐过四种凶恶之人,并且处罚了不听话的亲叔父。这两位圣贤对国家的贡献被并列赞扬,显示了他们在维护正义与秩序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整首诗通过描述古代英雄人物和圣王的英明决策,表达了对历史伟人和法律制度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