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敢吏朱浮,但喜见紫芝
出处:《送郭季勇同年归衡山》
宋 · 范成大
天壤郭有道,文献今在兹。
啄啄家鸡群,见子野鹤姿。
尘笼万里心,择食中夜饥。
拙宦避捷径,瘴风吹鬓丝。
平生杏园友,把酒天南陲。
何敢吏朱浮,但喜见紫芝。
问君今何适,旧圃馀荒畦。
提携汉阴瓮,岁晚俱忘机。
勿开衡山云,恐惊隐沦栖。
定肯从君游,岁晚攀桂枝。
我亦理吴榜,春湘绿蘋齐。
风蒲为谁落,之子同襟期。
丁宁祝融峰,将迎两枯藜。
一望五千里,共洗蛮烟悲。
啄啄家鸡群,见子野鹤姿。
尘笼万里心,择食中夜饥。
拙宦避捷径,瘴风吹鬓丝。
平生杏园友,把酒天南陲。
何敢吏朱浮,但喜见紫芝。
问君今何适,旧圃馀荒畦。
提携汉阴瓮,岁晚俱忘机。
勿开衡山云,恐惊隐沦栖。
定肯从君游,岁晚攀桂枝。
我亦理吴榜,春湘绿蘋齐。
风蒲为谁落,之子同襟期。
丁宁祝融峰,将迎两枯藜。
一望五千里,共洗蛮烟悲。
拼音版原文
翻译
天地间有正道,古代文献在此存留。鸡群中啄食,你像野鹤般独立。
尘世束缚内心,夜晚饥饿选择食物。
为官无捷径可走,热带风卷乱了发丝。
一生与杏园朋友共饮,身处南疆边陲。
不敢追求官场浮华,只愿见到紫色灵芝。
请问你要去哪里?旧园只剩荒地。
提着汉阴的陶罐,晚年忘却机心。
不要揭开衡山云雾,怕惊扰隐居之人。
定会随你一同游历,年末共攀桂枝。
我也将驾舟吴地,春湘江边绿萍相似。
风中的蒲苇为谁飘落,你我心意相通。
叮咛祝融峰,迎接寒冬中的藜藿。
远眺千里,洗净蛮烟弥漫的悲伤。
注释
天壤:天地。郭:边界。
有道:有正道。
文献:古代文献。
兹:这里。
啄啄:啄食。
野鹤:野生的鹤。
尘笼:束缚。
中夜:夜晚。
拙宦:拙于做官。
捷径:快速通道。
瘴风:热带病的风。
鬓丝:头发。
杏园友:杏园的朋友。
天南陲:南疆边陲。
吏朱浮:官场浮华。
紫芝:紫色灵芝。
适:去向。
馀:剩下。
荒畦:荒地。
汉阴瓮:汉阴的陶罐。
忘机:忘却机心。
衡山云:衡山的云雾。
隐沦栖:隐居生活。
攀桂枝:攀折桂花枝。
吴榜:吴地的船桨。
绿蘋齐:绿萍茂盛。
风蒲:风中的蒲苇。
之子:你。
襟期:心意。
祝融峰:祝融峰。
枯藜:藜藿,植物名。
蛮烟:蛮荒之地的烟雾。
悲:悲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赠送给朋友郭季勇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归隐衡山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通过描绘郭季勇如野鹤般的高洁品性,以及自己对官场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羡慕和对自然的向往。
"天壤郭有道,文献今在兹",赞美郭季勇的道德品质和学识;"啄啄家鸡群,见子野鹤姿",以家鸡与野鹤对比,形象地刻画了友人的超凡脱俗。"尘笼万里心,择食中夜饥",表达对官场束缚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
"拙宦避捷径,瘴风吹鬓丝",自嘲仕途艰辛,暗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平生杏园友,把酒天南陲",回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勿开衡山云,恐惊隐沦栖",叮嘱友人保持隐居生活,不要因外界打扰而改变。
最后四句,诗人表示自己也将追随友人足迹,一同在春天湘江泛舟,期待在风蒲飘落时,与友人共享隐逸之乐,共同洗涤蛮烟带来的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宋诗的清新淡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