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出处:《雨中看牡丹三首 其三》
宋 · 苏轼
幽姿不可惜,后日东风起。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
注释
幽姿:指花朵的优美姿态。东风:春天的风。
酒醒:从醉酒中醒来。
金粉:比喻花朵的鲜艳颜色。
青子:青涩的果实。
妍鄙:美丑。
污泥沙:污浊的泥土和沙粒。
牛酥:牛乳制成的酥油。
落蕊:凋谢的花蕊。
翻译
她的美好姿态不能轻易错过,等到春风再起时。酒醒之后又能看到什么呢?只有金色的花粉拥抱着青翠的果实。
无论是千朵花还是百种草,都在时光中消逝,没有美丑之分。
不愿沉入污浊的泥土和沙砾,花朵的精华被牛酥熬煮,提炼出芬芳的蕊心。
鉴赏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朝创作的,名为《雨中看牡丹三首(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独特。
“幽姿不可惜”,这里的“幽姿”指的是牡丹花的雅致而不张扬的姿色,作者认为这种美是不应该被忽视和浪费的。它强调了作者对这种非凡之美的欣赏与珍视。
“后日东风起”,这句话表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东风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而牡丹正是春季盛开的花朵,这里预示着牡丹即将迎来最美好的时刻。
“酒醒何所见,金粉抱青子”,这两句描绘了作者饮酒后酒醒的情景。诗人在醉酒中看到了牡丹花,觉得它们如同被金粉包裹着的孩子一样可爱。这两句展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细腻笔触。
“千花与百草,共尽无妍鄙”,这里强调的是在自然界中,每一朵花、每一种草都有其独特之美,都值得欣赏。没有什么是低俗或不堪的,一切都是自然赋予的纯净。
“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珍爱之情。即便是在雨中,牡丹花也不愿被泥沙玷污,反而是用牛酥(一种香气扑鼻的物质)来煎制掉那些已落地的花蕊。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高洁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雨中牡丹的意象,展现了苏轼独到的艺术感受和他对自然美的深切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