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栖丈人屋,莫借上林枝
出处:《闻鸦》
宋 · 章甫
柳暗啼春处,庭空反哺时。
鸣声元自乐,世俗亦多疑。
凶吉何须问,雌雄未易知。
宁栖丈人屋,莫借上林枝。
鸣声元自乐,世俗亦多疑。
凶吉何须问,雌雄未易知。
宁栖丈人屋,莫借上林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啼春:春天鸟儿哀鸣。反哺:鸟类幼鸟长大后反过来喂养母亲的行为。
鸣声:鸟儿的叫声。
世俗:指社会上一般人的眼光和看法。
雌雄:指性别或同类中的不同个体。
丈人:古代对年长男子的尊称,这里可能指友善的人。
上林:古代中国的皇家园林。
翻译
在那柳树丛中鸟儿哀啼的春天,庭院空寂母鸟正反哺小鸟的时候。鸟儿的叫声本出于快乐,但在世间却被许多人猜疑。
不必去询问是凶是吉,雌雄之分并非那么容易辨识。
我宁愿栖息在老者的屋檐下,也不愿借住在皇家园林的树枝上。
鉴赏
这首诗名为《闻鸦》,是宋代诗人章甫所作。诗人通过对春日柳树下乌鸦啼叫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息景象。"柳暗啼春处"形象地刻画了鸦鸟在昏暗柳荫中鸣叫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庭空反哺时"则寓言乌鸦反哺的行为,体现了亲情与孝道的主题。
鸦鸣之声本是它们自身的快乐表达,却被世俗之人多加揣测和疑惑,认为含有凶吉之兆。诗人借此传达出对朴素自然的理解,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解读。"凶吉何须问,雌雄未易知"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难以预判的看法,强调顺应自然。
最后两句"宁栖丈人屋,莫借上林枝"寓意深远,鸦鸟宁愿选择在简朴的人家栖息,也不愿追求权贵的庇护,体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安守本分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鸦鸣为线索,寓言深沉,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