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
出处:《同王稚川晏叔原饭寂照房》
宋 · 黄庭坚
高人住宝坊,重客款斋房。
市声犹在耳,静虚生白光。
幽子遗淡墨,窗间见潇湘。
蒹葭落凫雁,秋色媚横塘。
博山沈水烟,淡与人意长。
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
寒浴得温湢,体净意凯康。
盘餐取近市,厌饫谢膻羊。
裂饼羞豚脍,包鱼芰荷香。
平生所怀人,忽言共榻床。
常恐风雨散,千里郁相望。
斯游岂易得,渊对妙濠梁。
雅雅王稚川,易亲复难忘。
晏子与人交,风义盛激昂。
两公盛才力,宫锦丽文章。
鄙夫得秀句,成诵更怀藏。
市声犹在耳,静虚生白光。
幽子遗淡墨,窗间见潇湘。
蒹葭落凫雁,秋色媚横塘。
博山沈水烟,淡与人意长。
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
寒浴得温湢,体净意凯康。
盘餐取近市,厌饫谢膻羊。
裂饼羞豚脍,包鱼芰荷香。
平生所怀人,忽言共榻床。
常恐风雨散,千里郁相望。
斯游岂易得,渊对妙濠梁。
雅雅王稚川,易亲复难忘。
晏子与人交,风义盛激昂。
两公盛才力,宫锦丽文章。
鄙夫得秀句,成诵更怀藏。
注释
高人:有才华的人。宝坊:珍贵的坊区。
款斋房:款待在静室。
静虚:寂静空灵。
潇湘:泛指江南的山水。
博山沈水烟:博山炉中的沉香烟雾。
鹰爪芽:指茶叶。
鱼眼汤:比喻高汤。
温湢:温暖的沐浴。
厌饫:厌倦满足。
豚脍:猪肝片。
芰荷香:荷叶的清香。
共榻床:共枕同床。
风雨散:分离分散。
渊对妙濠梁:深潭对望,智慧交流。
王稚川:历史人物,这里代指有才之人。
风义:节操和道义。
宫锦:华丽的宫锦,比喻文章华美。
鄙夫:谦称自己为凡夫俗子。
秀句:优美的诗句。
翻译
高人居住在珍贵的坊区,重要的客人被款待在静谧的斋室。市井之声尚在耳边回荡,静寂中生出明亮的光芒。
隐士留下淡淡的墨迹,窗边展现出潇湘的景色。
芦苇落下,野鸭大雁飞过,秋色使横塘更加迷人。
博山炉中的沉香烟雾,淡雅的气息与人心意相连。
自己带着鹰爪芽,来品尝鱼眼汤的鲜美。
寒冷的沐浴带来温暖,身心洁净,心情愉快。
菜肴取自附近的市场,对腥膻羊肉感到厌倦。
切开的饼配以猪肝片,包着鱼的荷叶散发香气。
一生想念的人,忽然说要共枕同床。
常常担心风雨会将相聚打破,千里之外的思念郁结。
这样的游历哪里轻易能得,我们像深潭对望,智慧交流。
王稚川先生风度优雅,亲近又难以忘怀。
晏子的为人交往,充满高尚的节操和激情。
两位先生才情出众,文章华美如宫锦。
我这个凡夫俗子,得到这些优美的诗句,反复吟咏珍藏在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同王稚川晏叔原饭寂照房》,通过对高人隐居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共度宁静时光的愉悦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高人住宝坊,重客款斋房”点出友人住所的清雅和来访者的尊贵;“市声犹在耳,静虚生白光”则写出环境的喧嚣与内心的宁静对比,暗示了隐逸生活的魅力。
接着,“幽子遗淡墨,窗间见潇湘”描绘了室内的简朴与窗外的自然景色,流露出闲适之情。“博山沈水烟,淡与人意长”进一步渲染了氛围,暗示友情如烟般淡然却持久。“自携鹰爪芽,来试鱼眼汤”写出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饮食的雅致。
“寒浴得温湢,体净意凯康”表达了沐浴后的舒适感,而“盘餐取近市,厌饫谢膻羊”则赞美了食物的新鲜和简单。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裂饼羞豚脍,包鱼芰荷香”描绘了丰盛而清淡的菜肴,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食的欢乐。
最后,诗人感慨“平生所怀人,忽言共榻床”,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担心离别后“常恐风雨散,千里郁相望”。结尾处,诗人以王稚川和晏叔原两位朋友的风范作结,赞美他们的才华和高尚情操,表示自己将珍藏这些美好记忆。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韵味和对友情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