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金衣弄簧舌,下有红掌浮绣翎
出处:《赵大年鹅图》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镜湖湖上春波明,湾埼树树鹅黄青。
上有金衣弄簧舌,下有红掌浮绣翎。
舂锄一白能自好,尚嫌性带鸬鹚腥。
眼明见此群鸐鸐,不与匹鸟争春晴。
大年笔法如《兰亭》,宛颈个个由天成。
艮宫流落二百载,胡贾不厌千金争。
却恨会稽内史无此笔,为人辛苦书《黄庭》。
上有金衣弄簧舌,下有红掌浮绣翎。
舂锄一白能自好,尚嫌性带鸬鹚腥。
眼明见此群鸐鸐,不与匹鸟争春晴。
大年笔法如《兰亭》,宛颈个个由天成。
艮宫流落二百载,胡贾不厌千金争。
却恨会稽内史无此笔,为人辛苦书《黄庭》。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对赵大年所绘《鹅图》的赞美。诗中描绘了镜湖湖面上春光明媚的景象,以及一群鹅在水中嬉戏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鹅群的形态和动态,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生。
诗的前半部分,诗人以“镜湖湖上春波明”开篇,描绘了一幅春日湖光山色的美景。接着,“湾埼树树鹅黄青”一句,将视线转向湖边,绿树环绕,鹅群点缀其中,色彩鲜明。诗人进一步描述鹅群的活动:“上有金衣弄簧舌,下有红掌浮绣翎”,形象地描绘了鹅群的动态美,金黄色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红掌在水面轻轻划过,如同绣翎般美丽。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画家赵大年的赞美。他提到赵大年的画作“大年笔法如《兰亭》”,将赵大年的技艺比作王羲之的书法名作《兰亭序》,高度评价其艺术造诣。接着,诗人指出这幅《鹅图》虽已流传二百多年,但仍能吸引人们不惜重金竞购,体现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最后,诗人表达了遗憾之情,认为如果当时的会稽内史(官职)能够拥有这样的画作,或许可以避免辛苦书写《黄庭经》(道教经典)的劳苦。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赵大年画作的赞赏,也暗含了对当时文人生活状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艺术作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