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出处:《长春花 其四》
宋 · 徐积
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如环光景循将遍,又到江南梅信通。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如环光景循将遍,又到江南梅信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积的作品,名为《长春花(其四)》。诗中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不拔和独自绽放,表达了作者对于梅花的深切赞美以及对它坚守本真、不随波逐流的精神态度的认同。
“谁与猩猩血染红,重重叠叠费春工。” 这两句通过猩猩用血色之花作为装饰的奇特画面,形象地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绽放的艰难和珍贵,以及它在春天来临时所承受的自然力量考验。
“应无暴物侵和气,自有深根藏暖风。” 这两句强调了梅花不畏严寒,能够抵御外界的侵袭,拥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梅花似乎有着深厚的根基,能够在内心中孕育出温暖之气,这是其生存之道。
“每见灵芝三秀了,回看凡艳一时空。”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比灵芝(传说中的仙草)的秀美与一般花卉的繁华,表达了梅花超脱于常花之上的独特风姿和永恒价值。
“如环光景循将遍, 又到江南梅信通。”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梅花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上的认同,他希望能够像环绕在梅花周围的光景一样,将这种美好循序渐进地体验遍布,而非仅限于某一时刻或地点。江南之地,梅花更是信守本真、传递着不变的风骨,这里的“信通”也暗含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赞同和传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以及深入浅出的比喻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梅花坚韧不拔、独特风姿以及超凡脱俗的精神内涵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