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忆清朝彦,归来傍钓槎
出处:《过侍御弟园亭因赠》
明 · 区大枢
閒居能早赋,四十卧烟霞。
旧列台中柏,新栽江上花。
林藏三径曲,桥引一溪斜。
谁忆清朝彦,归来傍钓槎。
旧列台中柏,新栽江上花。
林藏三径曲,桥引一溪斜。
谁忆清朝彦,归来傍钓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意境。首句“闲居能早赋”,点明了主人公的隐居生活,他能够早早地赋予生活以诗意,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接着,“四十卧烟霞”一句,通过“卧”字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在烟霞缭绕的环境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年龄似乎并未成为束缚,反而成为了享受自然、追求内心的自由的资本。
“旧列台中柏,新栽江上花”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对过去岁月中美好事物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当下新生活的期待和创造。柏树代表了长久与稳定,而江上的鲜花则象征着生机与变化,两者结合,既是对过往的致敬,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
“林藏三径曲,桥引一溪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画面,曲折的小径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之中,一座小桥横跨溪流,引导着人们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这样的场景不仅体现了环境的优美,更寓意着心灵的归宿与宁静。
最后一句“谁忆清朝彦,归来傍钓槎”则表达了对古代贤士的追思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虽身处现代,但内心仍怀有对传统美德和高洁人格的敬仰。他渴望像古代的贤士一样,回归自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过着简单而充实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人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