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
出处:《戏简杨华父》
宋末元初 · 方回
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
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
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
王公敢唾骂,圣贤自位置。
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
立论无今人,作诗有古意。
半夜起醉歌,达旦不肯寐。
佯狂未为非,贾祸亦可畏。
筑屋五百间,誓言恢讲肄。
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
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
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
王公敢唾骂,圣贤自位置。
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
立论无今人,作诗有古意。
半夜起醉歌,达旦不肯寐。
佯狂未为非,贾祸亦可畏。
筑屋五百间,誓言恢讲肄。
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落笔:写作。学力:学问。
开口:说话。
心事:内心想法。
持:持有。
阅:评判。
老病躯:年迈体弱。
斗胆:大胆。
王公:贵族。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典:典当。
禹稷志:大禹和稷的志向(指高尚的追求)。
立论:提出观点。
古意:古人的风格。
醉歌:醉酒唱歌。
达旦:直到天亮。
佯狂:假装疯狂。
贾祸:招致灾祸。
誓:发誓。
恢讲肄:恢复讲学。
皂角:一种去污植物。
浣濯:洗涤。
翻译
落笔时显现学问,开口则透露内心世界。我曾以此观点,评判天下的才子。
杨侯虽年迈体弱,却仍有一颗傲视世人的胆识。
王公大人敢怒敢言,圣贤自有其位置。
即使贫穷到典当衣物,心中依旧怀有大禹和稷的志向。
他的言论不随潮流,诗歌却充满古人的韵味。
半夜起身醉歌,直到天亮也不愿入睡。
看似狂放并非坏事,但招惹是非也令人畏惧。
他计划建造五百间房屋,以恢复讲学活动。
相比之下,不如找来皂角,洗净夏日厚重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充满了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佳作。从“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可以看出诗人对于才华和内在品质的重视。而“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则表明诗人以此为标准来评判世上的人才。
接下来,“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中的“杨侯”很可能是指宋代文学家杨万里,而这两句是在赞扬其独立不羁的精神。紧接着,“王公敢唾骂,圣贤自位置”则描绘了一位不畏强权、能直言真相的人物形象。
“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表达了诗人即便在贫困中,也依然保持着像古代圣君禹和稷那样的高尚情操。接着,“立论无今人,作诗有古意”则显示出诗人的自信,他的理论不受当世限制,而他的诗歌充满了古典气息。
“半夜起醉歌,达旦不肯寐”描绘了一种放纵而又不为世俗所羁绊的情感流露。至于“佯狂未为非,贾祸亦可畏”,则是对那些表面上看似疯癫,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深意或危险的行为给予了警惕。
最后,“筑屋五百间,誓言恢讲肄”和“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则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描写,既有豪迈的建筑,也有简朴至极的日常琐事。
整首诗通过对各种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个性、才华、道德和生活态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