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出处:《伤友人悼吹箫妓》
唐 · 杜牧
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玉箫:古代的一种管乐器。流年:指时间的流逝,岁月。
春愁:春天的忧思或愁绪。
陇树烟:形容远望时陇上树木朦胧如烟。
艳质:形容女子的美丽容貌。
云雨:借指男女欢爱之事,也可指风雨变化。
凤楼:古代宫殿的美称,这里指女子居所。
空锁:空自封锁,无人居住。
月明天:明亮的月夜。
翻译
玉箫的声音消失在时光中,眼前尽是春日的哀愁,如同陇上的树烟弥漫。曾经美丽的身影已随风消逝,华丽的宫殿空留明月映照天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名为《伤友人悼吹箫妓》。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思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眷恋。
"玉箫声断没流年"一句,以玉箫之音的断绝比喻友人的离别,"流年"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这里暗示着岁月匆匆,好友相继远去。声音的中断象征着某种美好的终结。
接着"满目春愁陇树烟",诗人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春天特有的忧愁。"陇树"通常指的是边塞的树木,而这里的"陇树烟"则是形容春愁如同迷雾般笼罩在心头和视野中。
第三句"艳质已随云雨散","艳质"可能指的是美好的事物或情感,这里说它已经随着云雨消散了。这一句增添了一种无常的感觉,美好的东西如同春天的云和雨一样容易逝去。
最后"凤楼空锁月明天",诗人描绘出一个空旷的凤楼,只剩下清冷的月光和明净的夜晚。"凤楼"在古代文学中常常是豪华建筑的象征,这里却是空无一人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哀伤,以及面对逝去美好的时光时的无力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