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十万兵噪龙德宫,上皇避狄几无所全文

十万兵噪龙德宫,上皇避狄几无所

宋 · 邓肃
虏兵震地喧鼙鼓,黑帜插城遍楼橹。
蔽空戈甲来如云,群盗相随剧豺虎。
胡尘漠漠四壁昏,诸将变名窜军伍。
十万兵噪龙德宫,上皇避狄几无所
嗣君匹马诣行营,朕躬有罪非君父。
奸臣草表遽书降,身率百官先拜舞。
那知冯道冷笑渠,立晋犹存中国主。
翠华竟作沙漠行,望云顿有关河阻。
九天宫殿郁岧峣,目断离离变禾黍。
生灵日夕望中兴,犹幸君王自神武。
相公特起为苍生,下视萧曹无足数。
词议云涌纷盈庭,群策但以二三取。
老谋大节数子并,行见犁庭灭金虏。
立马常依仗下鸣,日咏杜鹃怀杜甫。
飞鸟犹尊古帝魂,激烈浩歌来义旅。
规模共佐李西平,庙貌不移旧钟簴。

注释

虏兵:敌军。
鼙鼓:战鼓。
黑帜:黑色旗帜。
楼橹:城楼。
蔽空:遮天蔽日。
戈甲:兵器铠甲。
群盗:盗贼。
剧豺虎:凶猛如虎。
胡尘:胡人尘土。
军伍:军队。
龙德宫:宫殿名。
避狄:逃避胡人。
嗣君:继位君主。
行营:临时军营。
朕躬:我自身。
神武:英勇威武。
相公:对宰相的尊称。
萧曹:萧何、曹参,古代名臣。
云涌纷盈庭:议论如潮涌于朝廷。
犁庭:扫荡敌人巢穴。
金虏:指金国侵略者。
杜鹃:鸟名,古人常借其哀鸣象征哀思。
义旅:正义的军队。
李西平:唐代名将李光弼。
庙貌:庙宇。
钟簴:钟的悬挂装置。

翻译

敌兵喧嚣战鼓震动大地,黑色旗帜插满城墙和楼阁。
密密麻麻的兵器如同乌云蔽空,盗贼们跟随如群狼虎。
胡尘漫漫,四面墙壁昏暗,将领们改名混迹军伍。
十万士兵在龙德宫呐喊,上皇逃避胡人几乎无处可去。
继位君主单骑来到行营,我有罪过并非君父之责。
奸臣草拟降表匆忙书写,自己率先拜舞投降。
谁料冯道冷笑他们,即使晋国尚存,仍是中原主宰。
皇家仪仗最终行进沙漠,遥望云层阻碍了归路。
昔日宫殿高耸入云,如今只剩荒凉,变为农田。
百姓日夜期盼中兴,幸而君王英勇神武。
宰相崛起为百姓,不屑于萧曹之流。
朝廷议论如江河涌动,只采纳少数人的策略。
老谋深算,众人合力,即将铲除金虏。
骑马上阵,常倚仗下鸣笛,怀念杜甫。
飞鸟尚尊崇古帝之魂,壮志豪歌,义军前来支援。
我们的目标与李西平相同,庙宇祭坛保持原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的混乱与悲壮,通过对比和反衬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存亡的忧虑和个人无力回天的哀伤。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虏兵震地喧鼙鼓”、“黑帜插城遍楼橹”等,营造出一幅战争带来的毁灭与恐慌图景。

诗人通过对敌军威胁的描绘,以及对朝廷将领变名潜逃、皇帝流离失所的描述,抒发了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个人对于历史重任无法承担的无奈,如“嗣君匹马诣行营,朕躬有罪非君父”等句,表达了对自身责任与能力不足的自责。

此外,“奸臣草表遽书降”一句,暗示了朝政腐败、卖国求荣的情况,使得国家更是危机四伏。诗人在最后部分通过“立晋犹存中国主”等语,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坚守。

整首诗语言激昂,意象丰富,情感强烈,展示了诗人的深沉忧虑与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