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恬武嬉无所筹,有兵、有将如赘疣
出处:《外国保护纪事》
清 · 洪繻
君不见山人委肉饲饿虎,空望?虎守门户?急时篱下暂相依,终见攫人充饥肚!又不见苑监驱狼牧羊群,一狼能使千羊奔?弱肉强食既悬绝,系援凭藉何由存!堂堂中国不自强,忍言扶持借西洋!假令吴、楚保周、鲁,徒取戎狄笑禹、汤!我思康熙、乾隆全盛时,彼时早已侈西夷。
詟伏天威供职贡,闭关屏绝无一辞。
飞车奇肱皆悚惕,呼毒古莽任鞭笞。
降至后人乃积弱,弱势非由力不足。
但夕苟延上下暌,遂使燕安生鸩毒。
文恬武嬉无所筹,有兵、有将如赘疣。
昔贤大法弃不用,西人机巧奚足收!九夷八蛮迫宇下,四皇六帝王可假。
中华有气久不扬,今且灭裂无风雅。
强借兵威护吾疆,长使山川颜如赭。
詟伏天威供职贡,闭关屏绝无一辞。
飞车奇肱皆悚惕,呼毒古莽任鞭笞。
降至后人乃积弱,弱势非由力不足。
但夕苟延上下暌,遂使燕安生鸩毒。
文恬武嬉无所筹,有兵、有将如赘疣。
昔贤大法弃不用,西人机巧奚足收!九夷八蛮迫宇下,四皇六帝王可假。
中华有气久不扬,今且灭裂无风雅。
强借兵威护吾疆,长使山川颜如赭。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忧国忧民情感,探讨了国家强盛与衰落的原因,以及外来势力对国家的影响。诗人通过“山人委肉饲饿虎”和“苑监驱狼牧羊群”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强调了国家应自强不息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批判了清朝晚期对外依赖、放弃传统道德和军事力量的衰败现象,指出这种状态导致了国家的危机和民族的苦难。
诗中提到的“康熙、乾隆全盛时”,是诗人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强调了强盛时期国家的尊严和威严。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即使在鼎盛时期,也不能忽视西方文明的先进性,而应该警惕其潜在威胁。诗人在最后部分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认为国家应当依靠自身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外力来保护疆土和维护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揭示了历史变迁中的国家兴衰之道,以及在面对外部挑战时,国家内部应如何调整策略和加强自我建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