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出处:《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
宋 · 梅尧臣
日光如镕金,涌上沧海流。
一朝复一朝,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
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
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
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
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
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
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
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
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一朝复一朝,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
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
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
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
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
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
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
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
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沧海:形容大海广阔无垠。铸出:形成、产生。
大炉石:象征巨大的生活压力或社会矛盾。
虾蟆:比喻小人或不怀好意之人。
耽周:沉迷于享乐。
劳劳:辛苦劳累。
笛:乐器,代表轻松的生活方式。
翻译
阳光如同熔化的黄金,流淌在苍茫的大海上。一日又一日,这光芒铸就了无尽的哀愁。
巨大的炼炉石破裂,世间纷扰何时能停歇。
明亮的月亮只照亮夜晚,弯弯如勾,时时刻刻。
嫦娥和玉兔捣药,又能治愈什么人间疾苦。
最大的祸患在于自身不治,反被虾蟆窃取。
我在天地间思索,这两样东西最为突出。
面对这样的境况,琐事何必忧虑。
我写书想传达道理,或许不如孔子般深远。
无论是当下还是后世,都轻视沉迷享乐的人。
功名确实难以稳固,品德修养却只能独自修炼。
我的一生辛劳,如同果实上的赘瘤。
不如倾听邻家笛声,享受饮酒的乐趣。
笛声无需培养,美酒无需强求。
从此春醉到夏,再由夏醉到秋。
不必禁止鸡豚鱼肉,偶尔也推荐野鸟。
更何况南方的特产,咸鲜美味触动喉咙。
衡量不过度,不妨与阮籍一起商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赴刁景纯招作将进酒呈同会》,描绘了日光熔金、沧海涌流的壮丽景象,寓言世事变迁,人生如梦。诗人感慨世事纷扰,明月虽皎洁却照见人间疾苦,嫦娥和玉兔的神话也未能解忧。他指出世间大患在于人心不治,个人功名难以立定,道德修养显得徒劳。诗人自我解嘲,选择饮酒度日,享受简单生活,认为比起繁琐的忧虑,不如听笛饮酒,随性而活。他主张不必过于计较,与友人共享美食,尤其是南方的鲜美食物,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