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出处:《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 其一》
宋 · 黄庭坚
平津善牧豕,佽飞能斩蛟。
终藉一汲黯,淮南解兵交。
杨子有直气,未忍死草茅。
引之入汉朝,谁为续弦胶。
终藉一汲黯,淮南解兵交。
杨子有直气,未忍死草茅。
引之入汉朝,谁为续弦胶。
注释
平津:指平津地区的人,也可能指某位有才能的人。牧豕:养猪。
佽飞:古代勇士,这里比喻有勇力之人。
斩蛟:斩杀蛟龙,形容英勇无比。
藉:依赖,依靠。
汲黯:历史上的贤臣,以直言敢谏著称。
淮南:地名,这里可能代指某个地方或势力。
兵交:战争状态。
杨子:可能是人名,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草茅:田野,隐居之处。
汉朝: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
续弦胶:比喻接续中断的关系或忠诚,这里指接续杨子的事业。
翻译
平津善于养猪,佽飞能斩蛟龙。最终依赖于汲黯这样的贤臣,淮南的战事得以和解。
杨子有正直的气节,不愿在草野中默默死去。
如果能把他引入汉朝,谁能接续他的忠诚如胶似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黄庭坚以平津和佽飞两个典故,赞美了杨明叔的英勇与才能,如同古代善于牧猪的贤者和能斩蛟的侠客。他提及的“一汲黯”则象征着杨明叔在关键时刻起到了稳定局势的作用,使得淮南的军事冲突得以解决。接着,诗人称赞杨明叔的正直性格,表示不愿看到他在草野之中默默无闻地死去,希望能将他引入汉朝那样的大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诗人以“续弦胶”为喻,期待有人能接续杨明叔的才德,继续为朝廷效力。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和比喻,表达了对杨明叔的赞赏和期望,同时也寓含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呼唤。黄庭坚的笔触生动而富有深意,体现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栋梁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