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死心久寄青灯下,生气常留白刃中全文

死心久寄青灯下,生气常留白刃中

挽粟飞刍未是功,儒臣更效武臣忠。
死心久寄青灯下,生气常留白刃中
报国精灵依蜀土,思亲魂魄到辽东。
翻教竹马空迎像,民恸遥天泪洒风。

鉴赏

这首诗是对一位殉节官员的深切悼念与赞美。首联“挽粟飞刍未是功,儒臣更效武臣忠”表达了对这位官员超越常规、以儒者之身效仿武将忠诚的行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种牺牲精神远非物质的援助所能衡量。颔联“死心久寄青灯下,生气常留白刃中”描绘了他长期坚守信仰,即使在生死边缘也保持着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颈联“报国精灵依蜀土,思亲魂魄到辽东”则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家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即便魂魄已离,但对国家的奉献之心依旧留在蜀地,而对亲人的思念则跨越辽阔的地域。尾联“翻教竹马空迎像,民恸遥天泪洒风”通过想象民众在竹马前迎接亡灵的场景,以及他们遥天洒泪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对这位官员逝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民对其高尚品德和英勇行为的深深敬仰。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殉节官员事迹的描绘,展现了清末社会背景下人们对忠诚、牺牲与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