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
出处:《次韵山居 其一》
宋 · 方岳
孤亭危受众峰朝,岁晚移床借避嚣。
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
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
更入乱云深处去,极知与世不同条。
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
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
更入乱云深处去,极知与世不同条。
注释
孤亭:孤独的亭子。危:高耸。
众峰:群山。
岁晚:年岁已晚。
嚣:喧嚣。
梅:梅花。
次第:依次,连续。
漠漠:寂静无声。
鹤:鹤鸟。
寥寥:空旷寂寥。
诸公:你们(泛指众人)。
安用:何必。
怒生瘿:因愤怒而生出怪病(瘿,颈部肿块)。
老子:我(自谦之词)。
饥折腰:为了饥饿而弯腰屈服。
乱云:纷乱的云雾。
深处:深处。
与世不同条:与世间常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翻译
孤独的亭子高耸在群峰之中,迎接各方朝拜,年岁已晚,我搬动床铺寻找宁静以避开喧嚣。梅花次第开放,春天的寂静无声,鹤鸟相伴,夜晚的睡眠也显得空旷寂寥。
你们何必因愤怒而生出怪病,我又怎会为了饥饿而弯腰屈服?
我更要深入那纷乱的云雾深处,深知自己与世间常人有着不同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景和心境。开篇"孤亭危受众峰朝,岁晚移床借避嚣"两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独自居住在一座偏僻的山中亭子里,那里的自然环境是如此险峻,以至于年迈之时还需要调整卧室位置来躲避风霜。"梅次第花春漠漠,鹤相随睡夜寥寥"写出了诗人在春日与梅花为伴,与白鹤共眠的孤独生活,那种淡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趣。
接着"诸公安用怒生瘿,老子岂为饥折腰"两句,则抒发了诗人对外界纷争与自身命运的超然态度。"诸公"指的是世间那些为了名利而愤懑不平甚至身体健康受损的人,而"老子"则是诗人自称,他宁愿忍受饥饿也不愿意为五谷杂陈的尘世所累。
最后"更入乱云深处去,极知与世不同条"表达了诗人决心更加深入自然之中,与世俗彻底告别的坚定意志。"乱云"象征着复杂混沌的世界,而"更入"则是对前述隐居生活的一种升华,显示出诗人追求超脱尘嚣、达到精神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隐逸与世俗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贫自守、超然物外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