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
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
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
天心那可问,皇怒竟何如。
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
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
半刺犹怜尔,孤游孰起予。
联翩嗟去国,萧索苦虽居。
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
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
紫诏恩初降,苍生愤始摅。
逐臣皆见召,旧故复相于。
禁闼还通籍,官曹并直庐。
感时唯涕泪,叹逝重欷歔。
从宦心俱懒,求名术本疏。
只应旅进退,敢望独吹嘘。
翻怪无鸣鹤,堪怜似戏狙。
十年才易组,六月便驱车。
去作长途别,行将大暑袪。
凉云停碧树,渌水泛红渠。
南国秋风早,西江白露初。
霜威迎獬豸,月令改蟾蜍。
世路多欹侧,斯文有卷舒。
身须混泾渭,誉欲等璠玙。
霄汉看鹰隼,江湖觅鲤鱼。
与君生死分,分手一踌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蒋山卿的《送林以乘赴任江西佥宪》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林以乘即将赴任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通过回顾历史,表达了对前朝皇帝的忠诚和对自己遭遇的无奈,以及对国家政治清明的期盼。
首联“先帝昔巡幸,小臣同上书”回忆了昔日君臣共事的情景,为后文铺垫情感基调。接着,“事危攀折槛,情切止乘舆”描述了危难时刻的忠诚行为,展现了林以乘的刚正不阿。然而,这些努力并未得到应有的回应,诗人感到“未得陈丹悃,空令伏玉除”,表达了内心的失落。
诗中通过“氛雾昏霾久,雷霆震击余”暗喻朝廷的阴霾和动荡,而林以乘的遭遇更是让人心痛。“伤魂逮囹圄,鞭血溅衣裾”形象地描绘了朋友的不幸,流露出深深的同情。然而,诗人坚信“圣哲临宸极,清明开太虚”,期待着政治的革新。
“王纲重照洗,奸孽尽诛锄”表达了对正义恢复的期待,而“紫诏恩初降,苍生愤始摅”则预示着友人赴任可能带来的改变。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从宦心俱懒”,但仍希望林以乘能有所作为。
最后,诗人以自然景色的变化象征友人的旅程,表达出对未来的祝愿和离别的不舍。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激励,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