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忽惊沧海大,转觉碧云高全文

忽惊沧海大,转觉碧云高

出处:《寄黄伯阳
元 · 黄溍
掺别逢春雨,移舟落夜涛。
忽惊沧海大,转觉碧云高
杨子多奇字,王祥忝佩刀。
深情空缱绻,短发正刁骚。

鉴赏

这首诗《寄黄伯阳》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黄伯阳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掺别逢春雨,移舟落夜涛”,开篇即以“春雨”和“夜涛”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春雨绵绵,舟行于夜涛之上,既渲染了离别的凄美,也暗示了友情的深沉。春雨与夜涛的交织,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寓意着情感的复杂与深邃。

颔联“忽惊沧海大,转觉碧云高”,运用对比手法,将“沧海”的广阔与“碧云”的高远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感慨。沧海之大,象征着友情的深远与宽广;碧云之高,则寓意着友情的纯洁与高尚。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情的无限向往与赞美。

颈联“杨子多奇字,王祥忝佩刀”,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杨子指的是杨雄,他著有《法言》,其中蕴含了许多奇巧的字句;王祥则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子,曾佩刀侍奉父母。这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也暗含了对友情中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期待。

尾联“深情空缱绻,短发正刁骚”,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与无奈。深情的思念只能在心中缠绵,而自己已两鬓斑白,岁月不待人。这一联以个人的衰老与友情的永恒形成对比,更加突出了友情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典故的引用以及情感的直接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真挚情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