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床
出处:《欲雪复晴》
宋 · 梅尧臣
阴云不成雪,碧瓦有繁霜。
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床。
飞乌鸣自乐,古木昼仍僵。
谁意斗晴后,苦寒胜北方。
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床。
飞乌鸣自乐,古木昼仍僵。
谁意斗晴后,苦寒胜北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阴云:形容天空阴沉。不成:没有变化为。
雪:雪花。
碧瓦:青绿色的屋瓦。
有:存在。
繁霜:厚厚的霜冻。
日气:阳光。
生:穿透。
帘额:窗帘缝隙。
冰条:冰柱。
结:凝结。
井床:井边的平台或栏杆。
飞乌:飞翔的乌鸦。
鸣:叫。
自乐:自得其乐。
古木:古老的树木。
昼:白天。
僵:僵硬。
谁意:谁料到。
斗晴:与晴天对抗。
苦寒:极寒。
胜:超过。
北方:北方地区。
翻译
阴沉的云层未能化作雪花,青绿色的屋瓦上积聚了厚厚的霜冻。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温暖室内,但井边的冰条依然凝结如床。
飞翔的乌鸦自得其乐地叫着,古老的树木在白天仍然显得僵硬。
谁会想到,在这场晴天之后,严寒竟然比北方还要强烈。
鉴赏
梅尧臣的《欲雪复晴》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首句“阴云不成雪”写出了天空阴沉但未能降下雪花,暗示了诗人对雪的期待。接着,“碧瓦有繁霜”描绘了屋瓦上覆盖着厚厚的霜,显示出天气的寒冷。日光透过窗帘,带来一丝暖意,但在“日气生帘额”中却显得微弱,与严寒形成对比。
“冰条结井床”进一步强调了冬季的严酷,连井台都结了冰。诗人观察到乌鸦在空中飞翔,发出叫声,似乎并未因寒冷而沮丧,反倒是“飞乌鸣自乐”,反映出乌鸦对冬季习以为常的生活态度。树木在白天依然显得僵硬,缺乏生机。
最后两句“谁意斗晴后,苦寒胜北方”表达了诗人对天气突然转晴后,气温骤降的惊讶和对北方严寒的联想。这不仅写出当地冬季的极端,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以及对生活中的意外和无常的体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透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