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出处:《高安公主挽歌二首 其二》
唐 · 李乂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皇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皇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注释
宾:指宾客。卫:守卫。
俨:整齐的样子。
相依:互相依靠。
横门:城门。
启:打开。
曙扉:破晓的门。
灵阴:幽深的月色。
蟾兔:月亮的别称。
缺:不完整,指月缺。
仙影:仙人的身影。
凤皇: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一水:一片秋水。
三泉:多泉,这里可能指冥界的泉水。
归:返回。
况:何况。
青女节:古代神话中主管霜雪的女神节日。
瑶草:美玉般的草,象征高洁。
哀:哀伤。
翻译
宾客和守卫紧密相依,城门在破晓时打开。月光如灵阴般朦胧,月亮缺损,凤凰的影子在空中飞翔。
秋水寒凉,难以渡过,夜晚的泉水也不能返回。
更何况正值青女节,瑶草更加增添哀伤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悲秋离别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神话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长久、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优美,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描绘了一幅宫殿晨曦图景,宾客与侍卫紧密相依,门扉在破晓之际缓缓打开,透露出一丝曙光。这两句通过静谧的早晨场景,营造出一种等待和期待的心境。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皇飞”则是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元素——月宫中蟾兔捣药,以此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不易把握。同时,仙影与凤凰的翱翔象征着超凡脱俗之物的自由和高洁,但也带有一丝孤寂。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是对季节更迭、光阴迅速流逝的感叹。秋天的河流虽然不是宽广无边,却也难以渡越,因为它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而“三泉夜不归”则隐含了诗人对于无法回返过去的深切哀思。
最后,“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中的“青女节”,暗指秋天的月亮和寂寞,而“瑶草”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象征着悲伤或是相思之情。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不舍,甚至连带景物都感同身受,哀叹不已。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触及心灵深处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