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石马散黎轴,惟有箕山青到今
出处:《悲昔游》
宋 · 陈辅
昔吟梁父思泰山,又歌牛角悲其寒。
鲍徐英魄今何在,岭云关月何漫漫。
少强眼为伤时切,老大昏花心易急。
石岩题墨几秋风,人世功名杳无迹。
君不见汉千秋,唐马周,玄谈徒步皆公侯。
贾生竟止梁王傅,三世郎官虚白头。
风云自古虽伤偶,用舍何尝系能否。
但知信足任平生,计度不如多饮酒。
愿将梁父吟,变作杜宇之声音。
愿将牛角歌,转调紫芝弦玉琴。
五陵石马散黎轴,惟有箕山青到今。
鲍徐英魄今何在,岭云关月何漫漫。
少强眼为伤时切,老大昏花心易急。
石岩题墨几秋风,人世功名杳无迹。
君不见汉千秋,唐马周,玄谈徒步皆公侯。
贾生竟止梁王傅,三世郎官虚白头。
风云自古虽伤偶,用舍何尝系能否。
但知信足任平生,计度不如多饮酒。
愿将梁父吟,变作杜宇之声音。
愿将牛角歌,转调紫芝弦玉琴。
五陵石马散黎轴,惟有箕山青到今。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辅的《悲昔游》,通过对泰山、牛角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以“昔吟梁父思泰山”起笔,追忆往昔对高山的仰慕,接着“又歌牛角悲其寒”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壮志未酬的落寞。诗人感叹鲍徐等英魂已逝,眼前只有岭云关月的辽阔与寂寥。
“少强眼为伤时切,老大昏花心易急”揭示了诗人年轻时锐意进取,年老后却因岁月催人而心境急躁。他曾在石岩上题墨,但功名无常,如秋风中的痕迹般消失无踪。“汉千秋,唐马周”等典故,借以说明即使才华出众,也未必能始终得志,如贾谊般终为梁王傅,空有才学。
诗人感慨风云际会虽难得,但命运并非仅由才能决定,重要的是保持随性自在,“但知信足任平生”,不必过于计较成败。最后,诗人希望将过去的豪情寄托于音乐,通过“梁父吟”和“牛角歌”的转变,表达对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向往,以及对历史长河中唯有箕山青翠依旧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