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
出处:《读陶渊明诗述怀七首》
明 · 黄省曾
陋巷绝投赠,朱门多馈遗。
轩冕世所隆,圣贤久相嗤。
渊明受饥迫,出门无所之。
嗟彼恶木阴,宁足荫其躯。
漂母者何人,殷勤在瑶词。
黄金等山岳,临没谁当持。
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
轩冕世所隆,圣贤久相嗤。
渊明受饥迫,出门无所之。
嗟彼恶木阴,宁足荫其躯。
漂母者何人,殷勤在瑶词。
黄金等山岳,临没谁当持。
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
鉴赏
此诗通过对比朱门与陋巷,揭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与赠予行为的不同。首句“陋巷绝投赠,朱门多馈遗”描绘了贫富悬殊的社会景象,贫者无人问津,而富者则常有馈赠。接着,“轩冕世所隆,圣贤久相嗤”表达了对社会崇尚权贵、轻视圣贤风气的批判。诗人以陶渊明为例,展现其在面对贫困时的无奈与选择,“渊明受饥迫,出门无所之”,他无法找到避难之所。诗人感叹,这样的困境如同恶木之阴,不足以庇护躯体。进一步,诗人借“漂母者何人,殷勤在瑶词”之句,赞美像漂母那样慷慨解囊的善行,比喻黄金如山岳般珍贵,却无人能及时伸出援手。最后,“岂若兹主人,炳有千秋垂”表达了对真正慷慨大方、品德高尚之人的敬仰,他们的善举将被历史铭记。整诗深刻反映了社会不公与人性光辉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