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乃事之常,退则道□深
出处:《退一步为吴思德题》
明 · 徐庸
哲人知进退,斯理能独任。
进乃事之常,退则道□深。
大易贵谦德,自古传至今。
契合若符节,不渝诚可钦。
猗欤延陵孙,嗣续扬徽音。
所行退一步,声价崇南金。
一命固易取,下士低华簪。
斯名足无愧,何必求规箴。
进乃事之常,退则道□深。
大易贵谦德,自古传至今。
契合若符节,不渝诚可钦。
猗欤延陵孙,嗣续扬徽音。
所行退一步,声价崇南金。
一命固易取,下士低华簪。
斯名足无愧,何必求规箴。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哲人的智慧与品德,强调了“退一步”的哲学思想。诗中提到,哲人懂得进退之道,这种智慧能够独立承担。进退是事物发展的常态,而退却往往蕴含着更深的道义。引用《周易》中的谦逊美德,说明这种思想自古以来就被传承。诗中以“契合若符节,不渝诚可钦”来表达对这种坚持原则、不改初衷的敬佩之情。
接着,诗人以延陵孙为例,赞扬其继承并发扬了高尚的道德风范。即使在日常行为上采取“退一步”的策略,也能获得极高的声誉和价值,如同珍贵的黄金。即便职位容易获取,对于那些谦逊低调的人而言,他们的名声和品格同样值得尊敬,无需外在的规劝或指引。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探讨“退一步”的智慧与价值,表达了对谦逊、坚持原则以及高尚道德品质的推崇。它不仅是一首对个人行为的赞歌,也反映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