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出处:《次韵秋夜》
宋 · 方岳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浥:湿润。浮梁:地名,今江西景德镇。
碧纱:形容轻薄透明的纱。
短更:古代夜间计时,短时间的更鼓。
挝:敲击。
雁:大雁,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槎:木筏,古代用于水上运输。
赊:赊欠,这里指信息未到。
故人:老朋友。
燕子:秋季南飞北归的鸟类,象征着季节和家园。
诗无恙:诗歌创作或保存完好。
醉墨淋漓:酒醉后挥毫泼墨,形容豪放不羁。
黑老鸦:比喻醉酒后墨迹的颜色,像乌鸦的羽毛。
翻译
雨打湿了浮梁,轻纱般的朦胧,短促的更声催促着入眠,却不停敲击着一声雁鸣带着边塞的忧愁飞过,八月的木筏载着家乡的信息,却显得遥远
离别后老朋友常在梦中出现,秋天燕子已归巢,
重逢时欣喜诗歌依旧完好,满杯醉酒下,墨迹淋漓,仿佛是乌鸦的黑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秋夜独处时的心境。
"雨浥浮梁逗碧纱,短更催睡不停挝。" 这两句写出了秋夜的寂静与湿润,"浮梁"、"逗碧纱"营造出一片水气氤氲的景象,而"短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漫长。
"一声雁带塞愁过,八月槎随乡信赊。" 这两句通过大雁的叫声和秋风中传来的消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塞愁"和"乡信"都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深切情感。
"别后故人频入梦,秋来燕子已还家。"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世界,表现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如同梦境一般频繁出现,同时也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和谐画面——燕子归巢。
"相逢却喜诗无恙,醉墨淋漓黑老鸦。"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偶尔相遇带来的快乐,以及对书写艺术的热爱和投入,"醉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沉浸于书法创作的情景,而"黑老鸦"则增加了一种神秘而古老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寂寞,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中的思念、孤独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