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全文

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

明 · 孙蕡
春风鸣玉下天阶,万里从戎亦快哉。
远仗皇威清朔漠,更依云气望蓬莱。
参军孙楚登瀛客,草檄陈琳补衮才。
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风中一位即将出征的战士的形象,充满了壮志豪情与对国家的忠诚。首句“春风鸣玉下天阶”,以春风喻指出征的战士,仿佛玉佩在春风中轻盈地滑落,象征着英雄的出场,充满了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息。接着,“万里从戎亦快哉”表达了战士对于征战的渴望和自豪感,显示出一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远仗皇威清朔漠”一句,展现了战士们将凭借皇家的威严,扫荡边疆的荒漠,维护国家的安宁,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更依云气望蓬莱”则进一步表达了战士们对远方的期待,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象征着他们不仅是为了现实的战斗,更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与希望。

接下来,“参军孙楚登瀛客,草檄陈琳补衮才”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位著名文臣孙楚和陈琳,来赞美即将出征的战士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文采斐然,能够文武双全,既能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也能在战后撰写檄文,补缀国家的文治。这不仅提升了战士的形象,也体现了诗人对他们全面才能的赞赏。

最后,“边事太平烟火息,柳营羌角为谁哀”两句,描绘了边疆在战士们的努力下终于迎来了和平,烟火不再,战争的喧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宁静的生活。然而,诗人却以“柳营羌角为谁哀”这一问句,表达了对过去战争的哀思,以及对和平的珍惜。这句话既是对战士们牺牲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期盼,希望和平能长久维持,不再有战争的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即将出征战士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国家、民族和理想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