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惟思月,餐松不厌山
出处:《留观中诗二首 其二》
唐 · 吴子来
终日草堂间,清风常往还。
耳无尘事扰,心有玩云闲。
对酒惟思月,餐松不厌山。
时时吟内景,自合驻童颜。
耳无尘事扰,心有玩云闲。
对酒惟思月,餐松不厌山。
时时吟内景,自合驻童颜。
注释
终日:整天。草堂:简陋的居所,这里指诗人居住的地方。
往还:来来回回,形容清风不断吹拂。
尘事:世俗之事,日常琐事。
扰:打扰,干扰。
玩云:把玩、观赏云彩,比喻心情悠然自得。
闲:悠闲。
对酒:喝酒时。
惟:只。
思月:想念月亮,此处指追求高洁的情怀。
餐松:以松子为食,象征隐逸生活。
不厌山:不厌倦山中的生活。
时时:经常。
吟:吟诵,作诗。
内景:内心的景象,也可以理解为修炼的内在体验。
自合:自然应该。
驻童颜:保持年轻的面貌,比喻精神不老。
翻译
整天在草堂中度过,清风总是来来回回。耳朵没有世俗杂事的打扰,心中有着像玩云般的悠闲。
喝酒时只想着月亮,以松为食也不厌倦山林生活。
时常吟诵内心所见之美景,自然应当保持青春容颜不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理想境界。在草堂间,诗人远离尘嚣,每日与清风为伴,无需担忧世事扰乱。心中有着悠然自得的云游之乐,对月光感到欣赏,就连吃松果也不觉得厌倦。时常吟咏内心所思,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一种超脱尘世、归于本真自性的生活态度。
诗中的意境清新淡雅,语言简洁明快,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通过对月光与山林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灵得以净化的生活理念。此诗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他们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