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禄养生成忘义恩,不如鸡犬司门晨全文

禄养生成忘义恩,不如鸡犬司门晨

出处:《恩义操 其二
唐 · 陈元光
岭海物产知君臣,黑鲤朝北葵向曛。
岭海物产知慈仁,寒獭祭鱼乌哺亲。
吴起学曾斯学荀,欺君害民丧不奔。
禄养生成忘义恩,不如鸡犬司门晨

注释

岭海:指偏远的沿海地区。
黑鲤:可能指某种黑色的鱼类。
葵向曛:葵花随太阳西沉,象征时间或方向。
寒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水獭。
吴起:战国时期军事家。
曾斯:曾参,孔子弟子,以孝闻名。
荀:荀子,儒家学者。
丧不奔:指丧事期间不履行应有的哀悼礼仪。
禄养:享受俸禄。
鸡犬司门:家禽家畜守门,比喻忠诚尽责。

翻译

岭海外的物产让人见识了君臣之道,黑鲤朝向北方,葵花向着黄昏。
岭海之地的特产象征着慈爱与仁德,寒冷的水獭会捕鱼供奉,乌鸦也会喂养自己的孩子。
吴起学习曾参和荀子的教诲,却悖逆忠诚,欺骗君主,祸害百姓,连丧礼都不尽礼。
那些只顾享受俸禄的人忘记了道义和恩情,还不如家中的鸡犬清晨守门尽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元光的《恩义操》(其二),反映了诗人对于当时官员失职、背弃道德的愤慨之情。全诗语言精炼,寓意深远,通过岭海物产与动物行为的对比,抒发了对贪官污吏的批判和对君子之道的怀念。

首句“岭海物产知君臣”以山海之物来比喻君子之官,暗示着理想中的官员应如同自然界中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然而接下来的“黑鲤朝北葵向曛”则描绘了一种颠倒的景象,黑鲤本应向暖而非向冷,暗喻时弊。

第二句“岭海物产知慈仁”继续以自然界比喻君子的德行,而“寒獭祭鱼乌哺亲”则形象地描绘了某些官员虽然表面上做出一些好事,却是出于私心,实则与其本性相悖。

第三句“吴起学曾斯学荀”提及历史上的贤良之臣,如吴起、曾参和荀子,他们都是德行兼备的典范。然而紧接着的“欺君害民丧不奔”揭示了现实中官员欺上瞒下,害人之心,不思悔改的悲哀。

最后两句“禄养生成忘义恩,不如鸡犬司门晨”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忘本之人、不识恩德之辈的鄙视。他们虽然享受着国家的俸禄,却无视君臣之间的道德纽带,甚至不如普通的家畜尚能守护家门。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同时也是一种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向往和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