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全文

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

出处:《豹隐轩诗
宋 · 朱翌
金钱晕花山中奇,七日雾雨人不知。
一朝跃出从于菟,毛群惊骇光陆离。
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
久幽则见理则然,世间岂有终藏者。
道人见笑皮为灾,羔裘要袖孰剪裁。
男儿独患无文尔,圣世何忧不遇哉。

拼音版原文

jīnqiányūnhuāshānzhōngrénzhī

cháoyuèchūcóngmáoqúnjīnghàiguāng

diào竿gānzàishǒushēnzàiwèiyòngshēngmíngdòngtiānxià

jiǔyōujiànránshìjiānyǒuzhōngcángzhě

dàorénjiànxiàowèizāigāoqiúyàoxiùshújiǎncái

nánérhuànwéněrshèngshìyōuzāi

注释

金钱:比喻财富。
晕花:如云雾般弥漫。
七日:七天。
雾雨:连绵阴雨。
跃出:突然出现。
从于菟:像老虎一样。
毛群:众人。
光陆离:光彩夺目。
钓竿:象征隐居生活。
未用:无需。
久幽:长久隐居。
理则然:道理自然显现。
道人:修道之人。
皮为灾:指外表的困扰。
羔裘:羊皮衣。
要袖:需要裁剪。
男儿:男子。
文:才学。
圣世:圣明时代。
遇:机遇。

翻译

金钱如雾般装饰山林,七天阴雨让人难寻踪迹。
一日突然跳出,如同猛虎,毛发闪烁,令人震惊。
手持钓竿,身处野外,名声无需张扬天下皆知。
长久隐居后,道理自然显现,世上哪有永远隐藏的人。
道人见此,笑我皮相之累,羊皮衣谁来裁剪。
男子只忧虑才学不足,圣明时代何愁不逢机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金钱晕花山中奇,七日雾雨人不知。”两句,形象地表达了隐士深居简出,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金钱植物在山中生长,其花开时如同黄金,既指代隐士所处之地幽深美丽,也象征着隐士的心灵纯洁、高尚。而“七日雾雨人不知”则强调了隐士与外界的隔绝,即使是亲朋好友也不得而知其踪迹。

接着,“一朝跃出从于菟,毛群惊骇光陆离。”诗人用“一朝跃出”形容隐士突然间走出山林,这种出世与入世的对比,既展示了隐士的自由自在,也表现了其超脱尘俗的精神状态。于菟是一种野兽,此处可能象征着隐士的自然本性,而“毛群惊骇光陆离”则形容其出山后所遭遇的世态炎凉,既有惊讶也有排斥之意。

“钓竿在手身在野,未用声名动天下。”这两句诗表达了隐士不愿追求功名利禄,只愿以钓鱼为乐,保持一份宁静与自得。然而,这种生活态度并非长久之计,因为“久幽则见理则然,世间岂有终藏者。”意味着隐居虽美,但终究难以避免与世界的接触和冲突。

最后,“道人见笑皮为灾,羔裘要袖孰剪裁。男儿独患无文尔,圣世何忧不遇哉。”这几句诗则转向了对隐士自身修养的反思。道人(即道士)对于隐士的生活态度持笑看待,认为其如同羔羊皮一样需要适时的裁剪和调整。隐士自觉只有武功(“无文尔”),没有文学修养,因此感到忧虑,因为在圣明的世道下,不遇知音是一种悲哀。

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矛盾,以及他们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价值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