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羔学未成,质美犹难恃
清 · 纪大奎
子羔学未成,质美犹难恃。
漆雕斯未信,焰然谢子使。
矧兹袜线艺,制锦无乃毁。
七载殊兢兢,浩如涉渊水。
感诸澹台贤,非公不至止。
瑶华忽赠音,惜别穷治理。
藐矣予何言,大哉礼乎礼。
圣训万古存,民行端赖此。
愿农力耕桑,亲睦无我尔。
愿士法诗书,敦行表乡里。
仁让既已兴,风俗日淳美。
弟弟与兄兄,父父而子子。
无怀之民与,如斯而已矣。
民和岁自稔,有司亦良喜。
作诗酬众心,身远神犹迩。
揽辔行复来,此愿励终始。
漆雕斯未信,焰然谢子使。
矧兹袜线艺,制锦无乃毁。
七载殊兢兢,浩如涉渊水。
感诸澹台贤,非公不至止。
瑶华忽赠音,惜别穷治理。
藐矣予何言,大哉礼乎礼。
圣训万古存,民行端赖此。
愿农力耕桑,亲睦无我尔。
愿士法诗书,敦行表乡里。
仁让既已兴,风俗日淳美。
弟弟与兄兄,父父而子子。
无怀之民与,如斯而已矣。
民和岁自稔,有司亦良喜。
作诗酬众心,身远神犹迩。
揽辔行复来,此愿励终始。
鉴赏
这首清代纪大奎的诗,以教育和道德修养为主题,表达了对地方治理和个人品性的重视。诗中提到子羔尚未完成学业,品质虽好但仍需努力;诗人感叹漆雕未信,暗示教育的重要性。他强调了学习技艺如袜线制作,若不精进,可能毁于一旦。七年来的谨慎治事,如同涉水深潭,得益于澹台贤人的激励。
诗人感激众人赠诗,表达出对礼义的尊重,认为圣人教诲永垂不朽,人民行为应以此为准则。他倡导农民勤劳耕织,乡亲和睦,读书人遵循诗书教诲,以德行影响乡邻。这样的仁爱和谦让之风兴起,将使风俗淳朴美好,家庭关系和谐,达到无怀之民的理想状态。
诗的结尾,诗人表示虽然身在远方,但心系百姓,期待能继续实践这些理念,以激励始终。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对社会和谐和个人修养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