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全文

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

出处:《哭华姜一百首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三秋苦战在黄沙,血作胭脂山上花。
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系列中第八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华姜的深切哀悼与缅怀。

“三秋苦战在黄沙”,开篇即描绘出华姜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奋斗的形象,黄沙象征着战场的恶劣环境和艰难的斗争,三秋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战斗的持久。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华姜的坚韧与毅力,也预示了她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血作胭脂山上花”,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华姜的鲜血比作胭脂,点缀在山上的花朵,既形象地描绘了战场的残酷,又赋予了华姜牺牲的意义和价值。花朵虽美,却源自于生命的代价,这不仅是对华姜英勇行为的赞美,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揭示。

“孝有曹娥曾弗子,忠如去病不为家。”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曹娥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女,为了寻找溺水的父亲而投江自尽;去病则是西汉时期的名将霍去病,以忠诚著称,一生征战沙场,未曾顾及家庭。诗人在这里将华姜与这两位历史人物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华姜同时具备孝顺与忠诚品质的高度赞扬。通过对比,突出了华姜在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义之间的抉择与牺牲,展现了她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华姜形象的塑造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深情地表达了对华姜的哀悼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