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柳秦沟潞水春,长安依旧小郎新
出处:《壬辰下第寄所知姚思孟》
明 · 郑廷鹄
汉柳秦沟潞水春,长安依旧小郎新。
风云漫属僧繇壁,蹊径空回季路津。
陌上标旂斜度雨,里中车马暗生尘。
羁怀未问刘蕡事,且向中原寄此身。
风云漫属僧繇壁,蹊径空回季路津。
陌上标旂斜度雨,里中车马暗生尘。
羁怀未问刘蕡事,且向中原寄此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郑廷鹄在壬辰年科举落第后,寄情于友人姚思孟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首联“汉柳秦沟潞水春,长安依旧小郎新”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开篇,将古老的汉柳、秦沟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与繁华依旧的长安城相映衬,暗示着诗人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落败的不同心境。其中,“小郎新”一词,既是对长安城中年轻才子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
颔联“风云漫属僧繇壁,蹊径空回季路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前句“风云漫属僧繇壁”,借用了南朝画家张僧繇的故事,象征着才华与机遇的错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无奈与感慨。后句“蹊径空回季路津”,则通过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挫折。
颈联“陌上标旂斜度雨,里中车马暗生尘”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尘土飞扬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雨中的旗帜斜斜地飘扬,车马在尘土中穿梭,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尾联“羁怀未问刘蕡事,且向中原寄此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对科举失利的忧虑,选择暂时离开京城,寄居他处的心境。其中,“刘蕡事”可能是指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典故,用来比喻科举不顺,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低谷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更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