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出处:《秋千行顾园作》
明 · 王问
东风桃李斗芳辰,城边陌上啼莺新。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问的《秋千行顾园作》描绘了一幅春日游乐图景。首句“东风桃李斗芳辰”以春风中的桃李争艳,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时光。次句“城边陌上啼莺新”则通过新生的黄莺鸣叫,渲染了生机盎然的氛围。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写出了女子们放下手中的针线活,欢聚一堂,结起秋千,互相嬉戏的情景。接下来的诗句“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细致描绘了秋千的设置和女子们的轻盈身姿,仿佛在模仿仙女的飘逸。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展现了秋千游戏的乐趣,随着高度的提升,似乎能驱散尘世的烦恼,带来清新的空气。接着,诗人笔触转向了少女的娇羞与独立,“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少女的青春活力跃然纸上。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表达了春日欢聚的热烈,人们忘却了时间,直到夜幕降临。“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描绘了女子们玩得忘我,连衣裳都湿透了也不在意。
最后,诗人由眼前江南的秋千游戏联想到北地常见的场景,感叹“今日江南初见此”,并赞美这美景适宜于富贵人家的庭院。整首诗语言优美,画面生动,展现了春日秋千活动的欢乐与女性的活泼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