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野寺古禅关,片石峨峨烟霭间
出处:《题宋高宗六字碑》
清 · 陆进
云门野寺古禅关,片石峨峨烟霭间。
一自翠华来胜地,常留宸翰纪名山。
丹文不变千年色,碧藓难侵六字斑。
堪笑花宫称广孝,君亲当日几时还?
一自翠华来胜地,常留宸翰纪名山。
丹文不变千年色,碧藓难侵六字斑。
堪笑花宫称广孝,君亲当日几时还?
鉴赏
此诗《题宋高宗六字碑》由清代诗人陆进所作,通过对云门野寺中古禅关的描绘,以及对宋高宗六字碑的赞叹,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情怀。
首句“云门野寺古禅关”,以“云门”点明地点,暗示其为佛教圣地;“野寺”则强调了寺庙的自然环境,与“古禅关”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庄严的氛围。接下来,“片石峨峨烟霭间”一句,通过“片石”与“峨峨”的对比,以及“烟霭间”的描绘,不仅凸显了石碑的巍峨与历史的沉淀,也巧妙地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充满神秘与历史感的空间之中。
“一自翠华来胜地,常留宸翰纪名山。”这两句承上启下,通过“翠华”这一象征皇帝出行的仪仗,暗示宋高宗曾亲临此地,并留下了珍贵的题词,以此纪念名山大川。这种皇家的痕迹,不仅增添了碑文的历史价值,也体现了帝王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
“丹文不变千年色,碧藓难侵六字斑。”这两句是对碑文的赞美,强调了文字的永恒与不朽。无论是“丹文”还是“碧藓”,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而碑文却能在这变化中保持原貌,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最后,“堪笑花宫称广孝,君亲当日几时还?”这两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宋高宗未能常伴君亲身边的感慨,同时也暗含对帝王权力与亲情之间的矛盾的思考。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赞美之余,又增添了几分人情味和历史的深度。
综上所述,《题宋高宗六字碑》不仅是一首对古代遗迹的赞歌,也是对历史人物情感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