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
出处:《和张仲通忆钟陵二首 其二》
宋 · 王安石
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
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注释
逸少:王逸少,即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丘:小土丘,这里指代一个地方。
西山:泛指西部的山脉,可能指诗人常游之地。
南浦:古代水边送别的地方,这里也是诗人熟悉的游历地。
残年:晚年,指诗人年纪已大。
章江:河流名,在江西,与诗人有情感联系。
泪流:表达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伤。
翻译
王逸少常常在池边散步,那里的小丘是他熟悉的游历之地。到了晚年,即使想要回去,也感到没有快乐,只听说章江的名字就会忍不住流泪。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怀旧之情的诗,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朴素,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忆和不舍。
"逸少池边有一丘,西山南浦惯曾游。" 这两句描绘了一片宁静的自然风光,"逸少池"作为一个具体的地名,与"西山南浦"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一丘"可能象征着作者心中的一块净土,或是对童年时光的追忆。而"惯曾游"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是一个习惯了在这个地方漫步的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足迹。
"残年归去终无乐,闻说章江即泪流。" 这两句诗则揭示了作者面对晚年的孤独与寂寞。"残年"一词,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而"归去"意味着回到了家乡或心灵的港湾,但却"终无乐",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凉感。最后,"闻说章江即泪流"则是诗人听闻故土之事,即使不亲临其境,也会忍不住潸然泪下。这里的"泪流",不仅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更是对逝去青春和无法挽回岁月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面对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孤独与失落时所表现出的深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