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无路出无门,鸟语猿声更断魂
出处:《过五里径三首 其三》
宋 · 杨万里
入山无路出无门,鸟语猿声更断魂。
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得前村。
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得前村。
注释
入山:进入深山。无路:没有路。
出无门:出路难寻。
鸟语:鸟儿的叫声。
猿声:猿猴的啼声。
断魂:心神不定。
当处:身处。
迷涂:迷茫。
何处问:向哪里寻求。
一溪:一条小溪。
引我:引领我。
前村:前方村庄。
翻译
进入深山无路可走,出路也找不到,鸟儿的叫声和猿猴的啼声更是让人心神不定。身处迷茫之中,该向哪里寻求答案?一条小溪引领我找到了前方的村庄。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林深处景象的诗句,出自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的作品。诗中的意境幽深而又带有几分神秘感。
"入山无路出无门",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探寻、体验到的迷茫与闭塞之感,仿佛进入了一片没有路径可循的密林。而"鸟语猿声更断魂"则是对这种环境下所听到的声音进行描绘,这些声音不仅没有给诗人带来安慰,反而使其感到更加孤独和迷茫,仿佛连灵魂也被撕裂。
当处迷涂何处问"中的"迷涂"指的是迷失方向的状态,诗人在这里询问自己或许是自然界的神秘力量,在这样一个完全没有指引的情况下,如何寻找出路。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增添了一种哲学思考的深度。
最后一句"一溪引我得前村"则是对诗人在迷茫中偶然发现一条溪流,并由此找到回归之路的一种写照。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隐含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某种转变。
这首诗通过对山林深处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哲思,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与自然交融的一种审美观念。